找到相关内容19136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韵字之初起与佛经译述有关

    韵字之初起与佛经译述有关  “韵”字未见诸《说文》,经典亦无,又不见诸汉碑铭刻,徐复观先生谓其盖起于汉魏之间,又以曹植《白鹤赋》之“聆雅琴之清韵”为今日所见“韵”字之始(见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尘表,意境高远之意,若详考以上韵字之用,似非韵字初起之义,余尝疑,韵字之初起与佛经译述有关,佛教自汉明帝时传入东土,其译事渐兴,时古印度有“声明”之学,为释诂训字,示明声读之学,梵文有三十三辅音、十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2971289.html
  •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尊敬的网络、电视机前诸位同学,大家好!   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超度附体者,几近失去理智,忘失学佛初衷,殊为可叹!   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人破除迷信,建立大智、大觉、积极奋发的人生观。六道轮回,本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之说,佛与认可;以今日科学观察,则为各种不同维次空间之众生,的为事实。   昔章嘉大师示余,凡通灵...

    净空法师

    |通灵|迷信|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21431289458.html
  • 有关“废除八敬法”的一场论辩

      记有关“废除八敬法”的一场论辩   释性广   2003年9月6日,于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第十四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本次发表会由玄奘宗教系主办,各佛学院所学生共发表26篇论文...与我慢的心灵,去除无明与我慢,这不是“缘起还灭”又是什么?反而从作者全文,却完全看不出“奉行八敬法”与“缘起还灭”的因果关系。   5.作者只回应了昭慧法师有关“罚则不一”的质疑,其提供之解答谓“...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50279909.html
  • 国家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视察福建佛学院

    与宗教事务厅宗教一处黄建东处长的陪同下亲临福建佛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大和尚主持并亲自接待了国家宗教事务局有关领导一行。...

    般舟

    |福建佛学院|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1/2012591893.html
  • 世间的成就不一定和生死有关

    世间的成就不一定和生死有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纵使富贵如王侯,世俗的学识渊博如大海,地位高如公卿,容貌美若西施,大难来时,仍不免手忙脚乱,一命呜呼。假如佳人才子就可以长寿,那么就不会有“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说法了。所以不可因美丽的容貌而生骄傲。不可以为我们年纪轻而就认为阎罗王还在睡觉,不会这样快找上门来。须知:棺材里所装的死人不一定是年老的。在人生旅途上,走不到终...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2975899.html
  • 从《理感论》看佛教发展的有关问题

      从《理感论》看佛教发展的有关问题——崔永波   佛教虽然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就创立了,但是至两汉之际才传人中国,尽管此时佛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世界性的宗教了。然而此时的中国,在文化上以...成功地在中国扎根并最终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研究汉代佛教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由于学力的限制,本文只是做一个尝试,从《理惑论》去探讨有关佛教发展的...

    崔永波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12687165.html
  • 有关佛教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疑问

    法律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但执法者的能力和廉洁又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对罪犯绳之以法,但破坏已经构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防患于未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有关现代人心灵健康的问题、环保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导方式。  我个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人生佛教的弘扬,在各地作过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讲座,目前,部分演讲录音也陆续整理成文,如《...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4042515.html
  • 两首有关台湾僧人抗清的诗作*

    乃针对曾子良教授的一篇大作-〈与朱一贵事  件有关的俗文学作品〉,而作出的回应。曾教授的大作,  刊于《国文天地》 148 期, 台北: 国文天地杂志社,  1997 年 9 月。 本文初稿则刊于《...事件有关的诗作  朱一贵(?~ 1721 ),明末福建长泰人。明亡后,迁  居台湾,以养鸭为业,人称“鸭母王”。清.康熙 60 年(  1721 年)夏初, 结合黄殿、李勇等人,率众抗清各地纷纷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945436.html
  • 探讨中国佛学有关心性问题的书札

    秋逸先生:  最近连续拜读了三篇大作(吕先生三且篇文章先后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是1961年7月3日的《谈谈有关初期禅宗的几个问题》,曾转载于本刊(按《现代佛学》)1961年第六期;次之是1962年6月6日的《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第三篇是发表在《学术月刊》1962年第四期的《与禅》——本刊编者注),就思想的严整和引证的精密上说,对我个人启发很大。现就管见所及,提出几个问题,请于便中...

    吕澄、巨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244484.html
  • 有关《心经》一句句读的浅见

    有关《心经》一句句读的浅见缘起:来自: Dot (上海)  近读《心经》,有一句各种版本句读不一,即“以无所得故”这句,有的标句号,有的标逗号。此处两层意思转折,前讲佛法的真髓,后讲佛法的真果。思考多日仍不明应句应逗,故请教方家帮我解惑。谢谢!心经微言大义,行文气势磅礴、斩钉截铁,落下这句,内心不爽。我的回答:zenmenow (上海)  末学的理解应该为“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用无所得总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5054295.html